一、专业代码、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专业代码:630804
(二)招生对象:经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符合招生条件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与学历:三年 专科
二、就业面向
学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的数据分析岗位,包括电子商务等互联网企业、零售业、大数据服务公司等。具体岗位包括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员、数据分析员、大数据分析员。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数据分析行业的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爱岗敬业,掌握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应用、企业经营管理、电商运营等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良好职业素养具,能从事电子商务企业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岗位、企事业单位数据分析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应熟悉的标准和规范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思维模式,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加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环节的改革,工学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学生具备系统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应用基础理论和电子商务运营基础知识。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掌握从事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应掌握技能
1、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职业意识好,社会适应性强;
2、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器操作技能。具有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数据分析与挖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电子商务企业营运知识及企业综合经营管理知识;了解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动态。
3. 熟练掌握使用几类数据挖掘与分析统计软件包以及语言,有较强的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熟悉企业价值链的运营知识。
四、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
(2)良好的人文素质。
(3)较强的身体素质。
(4)较强的心理素质。
(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2.职业素质
(1)具有大学专科层次所需的基础文化知识及经济基础知识,具有从事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2)掌握电子商务运营的基础知识以及企业价值链的运营知识。
(3)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数据分析与挖掘解决企业运营问题的综合能力;
(4) 熟练掌握使用几类数据挖掘统计软件包及语言,有较强的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熟悉企业价值链的运营知识。
(5)了解数据分析与挖掘的前沿动态。
1.基础知识
(1)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会做人、做事知识并转化为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
支撑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
(2)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及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支撑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用文体写作、书法、艺术欣赏等课程。
(3)掌握体育锻炼基本方法及军事基本知识,加强意志品质锻炼。
支撑课程:体育、军训、军事理论课。
(4)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和测试方法。
支撑课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了解并熟悉各项活动的前期策划与后期总结相关知识。
支撑课程:学生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活动。
(6)拓广常识性知识面,深入专业知识的内容,提高创新能力。
支撑课程:职业延展课、职业技能竞赛。
(7)熟练掌握目前常用流行的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
支撑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8)能进行基本的日常英语交际。
支撑课程:公共英语。
(9)能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及职业的特性、了解基本的创业知识、掌握生涯决策技能与求职技能等。
支撑课程: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2.专业知识
(1)掌握电子商务运营的基本知识。
支撑课程: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商务化服务
(2)掌握企业价值链的运营知识
支持课程:市场营销基础、物流管理基础、财务分析与会计基础
(3)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数据分析与挖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支撑课程:统计学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基础、大数据概论、数据可视化处理
(4) 熟练掌握使用几类数据挖掘统计软件包及语言,有较强的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
支撑课程: SPSS数据分析与挖掘、 EXCEL数据分析基础、R语言数据分析与挖掘、R语言编程基础、Python编程与数据分析基础
(三)能力结构
1.核心职业能力
具备从事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器操作技能。具有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数据分析与挖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掌握电子商务企业营运知识。熟练掌握使用几类数据挖掘统计软件包,有较强的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
2.延展能力
成为数据分析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能有效地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并实施的能力。
(四)基本技能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毕业生要求必须获得全国计算机一级证,鼓励和支持学生获得项目数据分析师,数据分析师(CDA)、SPSS资格认证等各类资格证书。
五、人才培养模式
遵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教育理念。建立工学紧密结合的“层级型课程,分段式培养,多轮次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数据分析与应用岗位需求特点,同时综合考虑高职学生的基础能力,设置递进式的层级型课程,包括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基础性课程、数据分析与挖掘专业课程、数据应用专业课程三个层级的课程。
人才培养划分为三阶段,包括数据分析基础知识,数据分析与挖掘实践技能,数据应用技能三阶段进行分段式人才培养。首先,人才培养第一阶段即第1-2学期,通过职业基础课对学生进行笃实的岗位基础知识训练,包括电子商务基础、物流管理基础、统计学基础、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课程。其次,在第二阶段即第3-4学期,通过一些职业技能课如:网店数据化管理与运营、数据库基础、数据挖掘基础、SPSS数据分析与挖掘、EXCE高级应用课程,大数据概论等课程,训练学生的电子商务岗位技能,这一阶段的实训课程主要在校内实训室进行;第三阶段即第5学期,主要开设一些专业技能及延展课程,如:战略管理、SAS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挖掘实用案例分析等课程,强化学生的岗位综合技能,最后一阶段即第6学期顶岗实习阶段,通过去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战,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检验和完善。
本专业采用多轮次的实训,即通过学生的认知技能、单项操作技能、专业核心综合技能的反复实训,实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递进式上升。充分体现了高职教学“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现场”的教学目标,也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 “五个对接”的课程改革思路。
六、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体系的架构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课程设置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效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教学,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
1、助理电子商务师从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
(1)电子商务基础:3学分,54课时,第二学期开设
本课程主要讲授: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的软件和工具 、电子商务的安全、电子结算系统等。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实训,学生将获得电子结算、电子商务的软件和工具的使用的能力。
(2) 电子商务模拟实训:1学分,30课时,第二学期开设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实训,学生将获得电子结算、电子商务的软件和工具的使用的能力。
2、助理物流师资格考试课程:
物流管理基础:3学分,54课时,第二学期开设
本课程主要讲授: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基本功能,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物流模式,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基础等。
3、数据分析师考试:
-
数据挖掘基础:3学分,54课时,第三学期开设
-
SPSS数据挖掘与分析 3学分,54课时,第三学期开设
-
量化投资学 2学分,36课时,第五学期开设
七、专业办学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
电子商务专业师生比例约为1:18,需要进一步扩大师资力量,以便更好地展开专业教学。
1.师资队伍结构
本专业拥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14人,其中,拥有包括统计学、管理学等专业5位博士,高级职称教师7人,中级职称教师5人,初级职称教师2人,双师素质教师占95%,外聘教师为企业数据挖掘与分析方面的技术专家。此外,本专业还不定期聘请行业专家及职业经理人来校开展各类形式的讲座。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电商实训室、网络营销实训室、物流实训室、营销实训室、ERP实训室
此外,还包括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分析应用等实践基地。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本专业现拥有北京红亚科技、广州泰迪数据科技、南京帆软软件、珠海奥威软件、厦门258集团、厦门巨爵商务有限公司、厦门优优汇联电子商务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承担各专业课见习、毕业顶岗实习等任务、和校企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等任务,根据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的建设需要,拟与广州泰迪数据科技等单位建立数据分析与应用实践与培训基地。学生通过去实训基地实习和校内外教师指导,掌握数据分析与应用岗位操作和管理技能。
3.信息网络教学条件
本专业授课课程均通过计算机为工作辅助实现,理论课以多媒体语音教室的主,实训课则以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化的软件平台为依托。结合多媒体、数字化机房及专业实训室进行教学。
(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1.教材选择与建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教材的选用须经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并审核,主要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规划教材”为主,现使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比例超过90%。同时,鼓励教师结合课程特色,与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教材。
2.网络资源建设
网络资源对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效果,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均将通过“魔灯”平台建立起了网上资源,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教案、课件、资源库、习题库等。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模式
本专业将采用“校企合作、课证融合、岗位导向、能力为重”的教学模式。
(1)校企合作:电子商务专业已与厦门258集团合作,承担了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电子商务化服务》的开发工作。这种基于与行企专家合作的校企课程的开发是“以学生学习为视角”,贯彻“围绕实践教知识”的原则,同企业与行业专家结合共同进行课程的开发,在课程实施阶段把学校教学置身于企业真实场景中,由企业专家亲自指导学生实践,同时,合作企业还把他们最新的产品应用于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实训环境。因此,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将采用电子商务专业的校企合作开发模式,将于广州泰迪数据科技等公司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开发。
(2)课证融合:是指将与本专业相关的电子商务师、数据分析师等行业资格证书融入相关课程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参照相应资格证书的考试大纲,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后即可直接参加相应资格证书的考试。
(3)岗位导向:是指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建设内容都以企业需求岗位工作内容为导向,核心课程是在岗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的形成的,同时大部分职业技能课都适应岗位需求而设立,教学内容以岗位相关任务为导向。
2.教学方式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就业岗位群相结合,以满足岗位技能的要求为目标来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课堂、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校企合作的教学环境、使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和丰富的实训教学相结合,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实训与课堂教学并重,力图实现教学职业氛围。
3.实训环节
实训环节由课程实训、专业实训、毕业实习等有机组成,其中课程实训,目的是验证与掌握所学到的技能点,通常在模拟工作现场的环境下,通过实训课堂形式进行;专业实训属于操作性实训,目的是运用所掌握的操作技能,通常在仿真工作的环境下,进行任务式操作,专业实训包括认知实习、营销实训、电子商务模拟实训、数据分析实训等;毕业实习是工作性实训,目的是通过实训操作提升工作经验,通常在真实工作现场环境下,由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岗位技能要求进行分步骤全流程综合性工作操作。
4.职业技能竞赛
通过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的训练,如福建省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三创”大赛、全国大数据分析大赛等,结合各相关专业核心课程,以任务驱动学生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
(五)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通过专家评课、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社会对毕业生评价、课程建设成果鉴定等形式评价和考核教学效果。
(六)教学管理
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管理,充分发挥学校行政及各教辅部门的积极作用,调动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学生课堂教学规范,保证课堂教学的良好秩序。
八、毕业标准
1.完成教学进程表规定的课程,所修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的成绩全部合格;
2.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3.毕业学分不低于125学分。
九、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学生在完成三年大专学习后,可以继续进行相关专业的专升本学习,如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